- · 《教育研究与实验》栏目[08/31]
- · 《教育研究与实验》数据[08/31]
- · 《教育研究与实验》投稿[08/31]
- · 《教育研究与实验》征稿[08/31]
- · 《教育研究与实验》刊物[08/31]
生涯教育:一场着眼于未来的“心灵对话”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生涯教育:一场着眼于未来的“心灵对话” “我的梦想是考取中国美术学院,将来成为一名画家。为此我研究了学院近三年在江苏的招生录取情况,发现自己的文化课特别是数学还有一
生涯教育:一场着眼于未来的“心灵对话”
“我的梦想是考取中国美术学院,将来成为一名画家。为此我研究了学院近三年在江苏的招生录取情况,发现自己的文化课特别是数学还有一定差距,我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争取迎头赶上。”日前,南京市秦淮中学大操场上人头攒动,一位女生的演讲展示了她清晰的人生目标和规划,赢得了阵阵掌声。
当天,由南京师范大学顾雪英教授生涯教育团队指导、南京市江宁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举办的江宁区首届生涯规划演讲大赛总决赛氛围火热,给在场的2000多名高中生带来了关于“我的人生可以怎样度过”的思考与实践行动。
近年来,为有效推进生涯教育的实施和落地,江苏省教育厅启动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普通高中新型生涯教育研究与实验”。面对前瞻性的生涯教育课题,顾雪英团队扎根一线,开展高中学校生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五年多来,课题实验合作学校已推广至20所普通高中以及省内江宁等3个区域,直接服务学生8万多人次,教师培训覆盖全省500余所高中学校,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创新性成果。
不唯分数,着眼未来
赵天语是2019届南京市第一中学毕业生,现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南京市第一中学首届生涯规划大赛的特等奖获得者,赵天语在经历了高考、志愿填报与大学生活后,回顾高二时期参与的比赛,对生涯规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生涯规划是基于‘兴趣—了解—体验—决定'之后的最终结果。一切的出发点都源于高中生的兴趣和好奇,最后的终点并不是单纯地指向高考,而是指向3至5年后的专业、5至10年后的职业。所以说,生涯规划不是比现在的成绩,应拉长视野,负责任地思考自己的未来,这是生涯规划最本原的意义。”赵天语告诉记者。
顾雪英认为,对学生来说,高中阶段充满着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帮助其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自身优势所在,让他们主动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高中生涯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
处于高二升高三的关键时期,江苏省扬州中学的贴睿昊对自己的未来已经有了很清晰的规划。高一下学期,贴睿昊也曾面临选科的迷茫。学校适时介入,推出生涯规划系统测试,检测个人发展方向与自身个性和特长之间的联系,从而推荐选科组合。按照普遍的选择,大家都会选物化生组合,但是贴睿昊的测试结果显示,他更适合选择物化地。
“生涯教育对学生选科进行科学引导,学校尊重学生的选择,并根据生涯规划测试提前预判并储备专业师资力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扬州中学校长严济良表示。
生涯规划课程还为高中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帮助。学校生涯规划老师在讲座课程里介绍了各种人格,有科研型、创造型、交流型等,有助于学生选择相对应的专业。贴睿昊的测试结果是科研型人格。“物化地是文理交融的组合,物理和化学学科属于理科人生,地理是一种生活美学,研究自然、星空,脚踏大地,是一种很浪漫的选择。这种组合非常契合我对自己人生的向往。”贴睿昊告诉记者。
认识自我,明细路径
“生涯教育究竟能给学生带来什么?”五年前,顾雪英团队经常面临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发问。
“通过生涯教育系统的测试、课程和活动训练,促使学生养成一种思维习惯——自己是什么状态,环境是什么状态,应该如何研判并做出选择。”顾雪英告诉记者,一定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知,养成解决生涯问题的能力,这是最困难的,也是最需要养成的,是课题组要最终达成的目标。
生涯教育是一个前瞻性的教育课题,技术操作层面尤为复杂。如何让学生切实养成生涯问题的解决思维和解决能力?顾雪英团队构建了技术、课程、活动“三合一”的实施路径,从学生成长需求及高中学校实际出发,与高中教师一起探讨、交流、试验,创设丰富多彩的各类生涯教育活动,循循善诱,激发高中生认识自我、掌握方法、明细路径。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学科组合选择,是关系到学生今后命运走向的重要选择。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副校长纪湘元介绍,学生经常纠结于学习成绩和个人兴趣的关系处理,选科时摇摆不定。在顾雪英教授团队支持下,学校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的选科指导,学生在经历测评、课程等系统训练之后,掌握了选科的方法,选择也变得较为从容和稳定了。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网址: http://www.jyyjysyzz.cn/zonghexinwen/2021/0927/1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