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交叉研究,为传统文科研究开启新宝藏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原标题:新技术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多有待求解的人文社科领域新问题 交叉研究,为传统文科研究开启新宝藏 一位研究宋代文学的传统人文学者,皓首穷经一生,恐怕也难以回答这样一

  原标题:新技术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多有待求解的人文社科领域新问题

  交叉研究,为传统文科研究开启新宝藏

  一位研究宋代文学的传统人文学者,皓首穷经一生,恐怕也难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苏东坡的“朋友圈”是怎样的?而步入数字人文时代,为历史文化名人的“朋友圈”画像,在技术上已非难事,且依托新技术对人文学科的“渗透”,更多学术宝藏正被打开。

  循着苏东坡“朋友圈”研究的蛛丝马迹,我们也可以洞察当下文科研究的新趋势:交叉研究,成为一种必须。人工智能哲学、计算社会学、神经美学、数据语言学……在大学,一些新冒出来的或正在孵化的新兴学科无不是对这一点的有力佐证。新技术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多有待求解的人文、社科领域的新问题。

  对大学来说,单一学科已难以招架迎面而来的新挑战,一些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无用”的人文科学,正在学科交叉中产生新的分支,变得越来越“有用”。一批新兴学科正在交叉研究中产生,从文文、文理、文工到文医,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为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赋能”,正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开启新的研究范式。

  曾经“式微”的文科,在交叉中强势崛起

  岁末年初,正是各大高校紧锣密鼓制定“十四五”规划之时。沪上高校不少学者在为未来文科发展“定向”时,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交叉。

  “一流大学的发展离不开文科,而未来的文科势必在交叉研究中找到新的增长点。”新年伊始,以理工科见长的同济大学就召开了一次全校文科大会。不少学者提及,科技与人文可谓“分久必合”,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不同学科间相融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显现。对大学来说,曾经被认为“式微”的文科,如今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以当前大热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例。在寻找AI应用场景落地的过程中,学者们已然发现,“落地”的过程不仅依赖于技术本身,而且更大程度上依赖于问题导向下的跨学科合作,文科在其中扮演的作用至关重要。

  举例来说,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上海能否在“大城养老”上有更大作为,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落地、助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这不仅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牵引,以新基建开发新场景,而且新技术应用的“终端”始终落于“人”的层面。这意味着,在城市治理方面,需要人口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形成合力,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简言之,需要赋予技术以温度,由此来解决“智慧不养老”或“养老不智慧”的瓶颈问题。

  “随着交叉研究日渐成为趋势,不少看似‘无用'的文科也变得‘有用'起来,甚至会直接产生经济效应。”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徐英瑾以苹果手机举例。苹果手机在商业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工程美学的成功。众所周知,乔布斯给苹果注入的 “灵魂”,不仅在于手机功能的先进,更是给用户提供美好使用体验的“完美界面”。这是用工程学的方式,解决了用户的审美需求。用徐英瑾的话说,这类“乔布斯领域”本质上就涉及学科交叉,看似“无用”的文科,实则起着引领作用。

  器物史研究被徐英瑾用来作为另一个例证。很多传世器物目前被保存、收藏在各大博物馆。随着数字博物馆的兴起,很多文物也开始“活”起来。但是,器物史的传统研究仍散落在以纸本为主要载体的巨量古籍之中。“这些处于‘二维'状态的器物史研究,在数字人文日渐兴起的当下,不仅要活起来,还要通过文史研究领域内部的交叉,结合全新的方法,让器物史、器物美学等研究,进一步对接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审美需求,将考古、文博与人文地理更好结合,为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源头活水。”徐英瑾直言,“大文科”格局的打造,将让文科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

  科技与人文结合,“新文科”建设提速

  文科研究必须交叉,和“新文科”建设的提速直接相关。

  “‘新文科'之新首先在于新科技发展与文科融合引致的文科新增长点和传统文科专业、课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换代。”就在不久前,山东大学校长、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樊丽明以公开撰文的形式,对“新文科”的时代需求和建设重点作了重点解读。她观点鲜明地指出:中国建设“新文科”的核心要义是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发展的融合化、时代性、中国化和国际化,引领人文社科新发展、服务人的现代化新目标。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网址: http://www.jyyjysyzz.cn/zonghexinwen/2021/0210/680.html



上一篇:最新通知!教育部部署2021届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
下一篇:儿童观众研究联合课题|面对杂乱的数据,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