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研究与实验》栏目[08/31]
- · 《教育研究与实验》数据[08/31]
- · 《教育研究与实验》投稿[08/31]
- · 《教育研究与实验》征稿[08/31]
- · 《教育研究与实验》刊物[08/31]
“一带一路”视阈下哈萨克斯坦 留学生习得普通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带一路”视阈下哈萨克斯坦 留学生习得普通话声调的实验研究及建模 ■胡海豪1?王 杨2?刘掌才1★?/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 摘 要:本研究通过
留学生习得普通话声调的实验研究及建模
■胡海豪1?王 杨2?刘掌才1★?/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
摘 要:本研究通过声学实验的研究方法考察了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习得普通话声调的系统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其数字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习得普通话声调的总体情况不理想。同时,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对实验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最后,我们在总体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习得普通话声调的数字模型,以期为留学生和汉语国际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和教学辅助。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留学生 声调格局建模
汉语普通话全部字音有四种基本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汉语普通话四个基本调类的调值分别为55、35、214和51。本文将使用声调格局的方法,对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的汉语单字调习得进行实验对比分析,通过实验研究声调习得难点和偏误点,使声调的相对音高一致,对于攻克汉语学习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说明(一)材料选取本次实验采用“五度标记法”记录调值,不同调类各选取十个汉语单字,录音字表选自留学生初级汉语字表,所有汉字均有标注汉语拼音,并且每个字读三遍,每个字间隔时长为一秒。所摘录的字有:阴平:八、擦、出、杯、刀、都、班、分、当、边;阳平:词、读、急、白、别、才、结、盘、瓶、前;上声:把、比、打、百、北、改、点、短、敢、表;去声:爸、次、大、抱、被、菜、办、电、病、变。
(二)实验对象本次实验共选取八名实验人员。四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校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两男两女,他们的汉语学习时间都是一年,并且汉语水平达到HSK4级,年龄在19—23岁之间。 以及四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校学生,任职教师。
(三)分析方法选用setup声卡驱动,在安静的录音室过滤掉掉杂音,录音室被试人员自己练习发音和节奏掌握。录音及分析软件采用praat,采样率为hz,单声道。每个单字选取十个节点进行分析,哈萨克斯坦的被试者调值调类,阴平为43,阳平是24,而上声为213,去声为51。得出声调T值声调分析:从t度值和时长值我们可以看出,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阴平t值低于普通话学生,换言之声调较之标准而言低沉,且习惯性发声时间普遍延长,阳平总体由低到高,但出现曲折变化。
三、声学空间图以及建模结果实验数据的提取 :图中提取了十个时刻点的基频F0值,单位为(Hz)。于时长的提取较为简单,直接提取每个调类0~ 10的时间即可。[1]?作出下图:数据分析:模型的曲线为函数解析式的图像,三维图(函数差 斜率差 残差和)。
图1 三维图
构造数学模型,包括三个参数:声调基频的“斜率差”、“函数差”、“残差和”。声调基频的“斜率差”越小,表示留学生声调在声调调型方面越标准;声调基频“函数差”越小,表示留学生声调在声调调值方面越标准;声调基频“残差和”越小,表示留学生在发音过程中,喉头肌肉控制声带很平稳,发音很自然。“斜率差”、“函数差”和“残差和”三个参数的一个综合指标称为“声调差距”,“声调差距”越小,表示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声调习得越准确,习得效果越好。用实验语音的方法得到归一化的基频数据,从而比较调型和调值。从三维图图可以看出,根据回归分析法,函数差,残差和和斜率差[2]都和标准有一定距离,也证实我们的猜想中留学生采样时发音不自然,部分调型差异明显,声调不准确的问题。
从声调分析,声调出现男女性别差异,从上图数据来看,哈萨克斯坦女生阴平调值为43和44,而男生为33和212,女生发阴平调普遍高于男生。阳平与上声升降问题明显,哈萨克斯坦的被试者阳平分别是 23,34,24,214,与中国35调差异明显;而上声分别为213,213,315,315 与中国 214差距也非常大。出现了对发音混淆不清的概念,误差很大。去声分别为51,51,51和52,是四组调值中发音最到位的一组,从声调来看基本贴合中国发音51的调值习惯。
因此得出以下结论:阴平,阳平不够高,中国学生的阴平调是高调阶的平调调型,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最高的调值上,而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把阴平调发成 44,33,212,43等,具有平的特征但是不够高。阳平具有相似的特征。上声高低调差异过大,从数据不难看出,留学生的上声虽然做到高低调的曲折变化,但部分高段过高,通病是低段过低,升降节奏把握不好。去声,不难看出四位被试人员去声与中国学生和老师发音基本一致,第四位被试者出现了去声下不来的情况,没有降到最低点。导致调值有些许出入。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网址: http://www.jyyjysyzz.cn/zonghexinwen/2020/0917/380.html
教育研究与实验投稿 | 教育研究与实验编辑部| 教育研究与实验版面费 | 教育研究与实验论文发表 | 教育研究与实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研究与实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