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文化自觉视角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通俗地讲,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笔者通过文献综述与典型个案分析,探究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的

通俗地讲,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笔者通过文献综述与典型个案分析,探究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分析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时代背景,以文化自觉理论为指导,开展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医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个案启示 2013年4月国内发生一起与医学生有关的投毒案——复旦投毒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某,在寝室饮用被舍友林某恶意投毒的水后中毒,最终抢救无效死亡。2014年2月18日上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复旦投毒案”依法公开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某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尽管林某被依法制裁,但林某行凶的原因,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抛开高校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监管缺失问题,林某自身的人文素质缺失是导致这一事件产生的重要原因。复旦投毒案后,上海市警方披露案情,将林某的作案动机归纳为“因生活琐事对黄某心存不满,导致关系不和”。在审判辩解中,说及投毒缘起,林某表示“黄某曾戏称欲在即将到来的愚人节‘整人’,便产生整黄某的念头,并由此实施投毒行为。他说,自己和黄某关系一般,且无直接矛盾,只是彼此间‘有些看不惯’”。[1]此外南方周末记者通过对若干人员的采访及资料整理,认为“林某性格上具有自尊、上进、好强、善良的一半,同时又没有停止与苦闷、自责、充满挫败感的那一半的战争。”林某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努力与外界沟通,却一直难觅出口。更多时候他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或者选择在网上宣泄,在网络上习惯使用极具攻击性的侮辱性语句——无论是对自己的同学,还是公共人物。[2]据此可以看出林某并没有深刻理解医学生专业的社会意义,没有把握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对他人的发展、群体的合作、社会的进步的实际价值,更加没有践行效奉国家、惠及社会、善利他人的做人职责。而这些正是人文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个体可以通过人文素质提升以形成倡举高品位价值境界和深层次品行底蕴的人格修养,善于慎对自我、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呵护环境的心理品质。[3] 复旦投毒案敲响了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警钟。通过文献回顾与实地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教育的确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实践并不十分理想。有学者调查指出73%的医学生认为医术比医德更重要,道德解决不了问题,掌握了高超的医术才有可能更好地服务于病患;85%的医学生对国家医疗卫生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不了解。[4]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推进过程中,学校一直扮演主导角色。令狐彩桃等通过调查显示56.4%的医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教育。[5]2013年发生的复旦投毒案映射出以学校为教育主体,医学生为客体的被动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急需深刻的反思、改革。 2 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动力:时代需要 2.1 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整体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双翼。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类或人文类的专才,更需要技术与人文融会贯通的通才。脱离科学的人文学者,其思考与发现的结晶将只能是花瓶。没有人文精神的科技专家,科技只能充当某种工具。 2.2 卓越医师的培养需要 “卓越医师”不仅要求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2008年9月教育部、原卫生部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规定,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人文素质提升课程,通常包括文学艺术类、医学史等知识内容。2012年7月《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指出“要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为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 2.3 自我实现的成长需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人,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阻碍,势必需要他人的帮助。只有通过协同合作才能更好地跨越障碍,这就需要有较高的情商。人文素质提升是提升人的情商的重要途径,人文教育引导人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身、他人、集体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精神愿境和价值取向。 3 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路径:自我提升 费孝通晚年所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有重要的价值。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氛围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6]很多人看到了中国大学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提升以实践文化自觉的重要价值,却忽视了“文化自觉”其内在规定着的反思、适应、创建这几个层面与环节,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自我提升”的科学视角与对策路径。[7] 3.1 准确定位“自我提升”的行动主体 文化自觉理论指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充分体现了“自我”的主体特性。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需要借助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外力的作用,但外力只能是助推器。人文素质的提升关键还是在于自我由内而外的道德修养的升华与人文关怀的实践过程,说到底是侧重精神修养方面,是医学生内在涵养的修炼过程,医学生的自我提升才是人文素质提升的主体。人文素质不同于自然科学能力培养,自然科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能否得到一位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的指导甚为关键,这也是为何国内各大名校花大力气引进世界级科学家的原因,而人文素质的提升重在自我有意识的自觉行动,最终落脚点是学生的文化自觉,是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主动学习与探索。 3.2 牢固树立“仁心仁术”的提升目标 查士德斐尔爵士有句经典的名言——“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因此医学生想要提升自我的人文素质,首先需要树立一个提升目标——成为兼具“仁心”与“仁术”的卓越医师。电视剧《心术》中这样解读医生:“医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你能够看好病人的疾病。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你不仅看好病人的病,你还有悲天悯人之心,对待病人要像亲人一样。第三重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第一重治病救人强调的是医疗技术的服务,后面两重境界强调人文关怀服务,是道德修养的修炼与实践。由于中国医学生在高中时就文理分科,医学生以理科背景的学生为主,本身就缺乏人文积淀。如果到了大学,仍然在专业化、职业化理念下,偏重医学科学文化的学习,弱化自身人文文化的学习,那么就是在继续塑造马尔库塞批判的“单面人”或梁思成批评的“半个人”,而难以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8] 3.3 有效整合国内外优质的学习资源 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前提是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人文知识蕴藏于古今中外的优质资源当中,需要我们带着文化自觉的心态,去整合、学习、思考。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而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整合国内外优质的人文资源,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知识。比如《道德经》中的“与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谦退不争,故天下莫能争;虚而不屈,容忍纳物;阴柔相续,生生不息”的人生价值哲学道理。唐诗、宋词中的经典诗词对人的健康品格、高尚情操的陶冶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学习借鉴西方文化中的优秀人文知识。如康德、黑格尔的逻辑哲学与辨证哲学思维的发展,对人的认识观产生重要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以潜意识学说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人格理论。 3.4 灵活运用新媒体网络学习平台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其传播具有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低成本、检索便捷、互动性强、全球传播等优势,是整合古今中外优质人文资源的重要平台与媒介。医学生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平台优势,充分利用手机、移动电视、网络等工具,根据自身发展阶段,自身人文素质的发展现状,汲取所要补充的人文知识。近年来,网络视频公开课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资源,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途径,聆听海内外名校名师的精彩讲课,其中不乏许多经典的人文课程,为医学生自觉主动的人文素质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新媒体网络,还会及时将海内外发生的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相关的典型事迹、典型人物及时、生动、形象、全方位地进行解读,供医学生借鉴分析,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3.5 积极实践“知行合一”的提升方法 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涉及到两次转化,两个过程:①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实现人文知识向人文素养的内化;②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由人文素养向人文形态的外化。第一次转化可以通过医学生自我理论学习、受教育、反思、内省来完成,掌握人文知识,形成初步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人文素养。尽管医学教育不同,但提升人文素质的方法可以互相借鉴。[8]人文阅读,就是一种精神培植。对医学生来说,人文阅读不仅是知识积累和智力发展的基础,而且有利于医德修养和医学职业人格的形成,具有深刻的伦理学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医学生人文阅读存在诸多的隐忧,吕振波通过调查揭示医学生人文阅读在课余时间活动中所占比例偏低,课余读书活动时间占16%,而阅读人文书籍仅占读书的6%;56%的医学生不读经典著作,平常购买的书籍多是专业书和科普生活类的图书。[9]可见阅读人文书籍作为重要的人文素质提升的方法未能受到很好地的重视,迫切需要改变这一状况,强化人文经典著作的阅读与思考。第二次转化则必须经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因为人文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基质,而是在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中逐渐养成的。[10]因此医学生要深入以社团为载体的众多实践平台,通过参加各类社团举办的活动及其他组织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善于思考、敏于发现、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磨炼挑战自我、承受挫折、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善于合作的职业操守,以及形成创造价值、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很好地塑造人文精神文化。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网址: http://www.jyyjysyzz.cn/qikandaodu/2020/1227/632.html



上一篇:脑电图技术的教育研究图景与趋势* ——基于2
下一篇: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教育研究与实验投稿 | 教育研究与实验编辑部| 教育研究与实验版面费 | 教育研究与实验论文发表 | 教育研究与实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研究与实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